中新网杭州11月23日电(鲍梦妮)近日,GeoGPT治理委员会联席主席、英国地质调查局前局长约翰·卢登(John Ludden)在浙江杭州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,地球科学(简称“地学”)涉及大量数据,而人工智能(AI)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整合数据、创建模型,将彻底改变人们研究地学的方式。
据悉,GeoGPT地学领域模型受深时数字地球(DDE)国际大科学计划使命愿景启发,初始于云栖工程院,由之江实验室主导打造。该模型融合了深时地球海量数据与智能算法,具备文献解析与数据抽取、领域知识图谱构建、个性化知识助手、地质图识别与问答、科研创意生成等核心能力。
“中国正大力推动开放的AI系统,让更多公众和科学家群体低成本地使用AI。系统越开放,人工智能的生态就越好,这也是之江实验室努力构建开放的人工智能网络的原因。”约翰说。
为推动GeoGPT在国际科学界的透明合规和开放共享,GeoGPT治理委员会于2024年成立,以确保项目符合伦理、法律和运营标准,同时为用户和相关方提供透明性、就加强治理的战略方向提供建议、促进与国际相关实体的合作等。
“治理委员会独立于GeoGPT,坚持客观、公正地监管该大模型。”GeoGPT治理委员会联席主席、埃克森美孚前副总裁理查德·胡克拉(Richard Chuchla)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。
理查德在杭州参加了以“计算依靠智能、计算为了智能”为主题的第五届智能计算创新论坛。他认为,“计算依靠智能”可以理解为“聪明地做事”,如何让计算变得更为高效且消耗更低的成本等;“计算为了智能”是用好AI工具最终拓展人的智能。例如人类可以直接向人工智能模型提问,让它帮助理解某个复杂的问题。“当然作为科学家,我们会以审慎怀疑的态度看待这些模型的反馈,这是我们探索和学习的方式。”
关于智能计算如何引领新一轮的地学模型变革,理查德表示,与地学相关的学科多达100余种,此类复杂问题的解决离不开AI助力。因此其对 AI赋能科学研究的前景持乐观态度。目前,AI在地震数据采集与解释等领域的应用已展现出重要价值,且向其他领域应用的拓展速度正在加快。
“但AI的发展也存在隐忧,如果被恶意使用,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,还可能让人们丧失批判性思考的能力。这是我们治理委员会担忧且重视的部分。我们需要仔细研究AI的使用边界,通过完善的治理机制,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向善,而非走向反面。”理查德说。(完)
相关报道
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
- 1董明珠、刘洋、孟晚舟等入选“2023中国品牌女性500强”32048
- 2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26909
- 3香港楼市首季“价量齐升” 新盘销情畅旺25933
- 4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20465
- 5香港海关学院举行结业会操 结业督察将首赴内地研习19748
- 6首届“香港流行文化节”将举办约20项活动17287
- 7CBA:浙江队提前锁定常规赛冠军 4队争最后一个季后赛席位14523
- 8“不是打一针就结束了” 这些关于麻醉的知识你要了解→13011
- 9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12074
- 10首届“香港流行文化节”将举办约20项活动12045






